从755到781年,逐步蚕食凉州、甘州、肃州、沙州,尽取河西、陇右之地,并在此展开残暴统治,汉人沦为奴隶。
公元848年,沙州张议潮率部起义,这就是归义军之肇始。
吐蕃虽然取得陇西之地,但陇西老百姓还是心向唐室。
当唐朝使者来到这里的时候,老百姓争相拜泣:“问天子安否……子孙未忍忘唐服,朝廷尚念之乎?兵何日来?”
唐朝有这样的民众基础,吐蕃在陇西的统治力之薄弱就可想而知了。
吐蕃内乱之后,张议潮趁机拉拢汉人,经过浴血奋战,赶走吐蕃守将,“摄州事”,收复沙州。
此后,张议潮以沙州为根据地,“缮甲兵,耕且战”,尽收河西之地。
光复沙州后,张议潮就第一时间派人通知唐朝廷,建立起归义军势力。
此后,张议潮与各方势力展开斗争,“朝朝秣马,日日练兵……不曾暂暇”,在夹缝中求生存。
正是在张议潮的努力下,归义军西有伊吾,东接灵武,“得地四千余里,户口百万之家”,取得极大战果。
归义军能“得地四千余里,户口百万之家”,靠的是唐朝的余威,靠的是人心。
但现在陇西与凉州的人心,真的在魏国身上吗?
对于陇西与凉州的汉人们来说,魏国难道比汉国要更有吸引力?
根本不是。
反而是汉国自称正统,更能够让陇西、凉州的汉人归心。
甚至那些汉化的羌氐,不曾听闻魏国之名,但对汉朝之名,却是如雷灌耳。
也就是说,他曹真现在的处境,近乎是绝境!
“关中不复,焉能守住陇西、凉州?”
脑中思绪万千,但曹真心中反而是坚定了一种想法。
拖延时间,只会让他的处境越来越艰难。
为今之计,便是做最后一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