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宫的端午节,每年都要准备大量宫廷御粽赏赐宗亲百官,还要挑选新颖精致的香囊、五色丝线、长命缕或者宫廷御酒由女皇单独赏赐某些官员及其亲眷,这对被赏赐的人来说是莫大荣誉。而皇宫内,每年都要举行跳钟馗的仪式,皇帝皇夫太后都要参加。

    皇家赏赐,似乎怎么赏都随皇帝心意,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。皇甫楹提前一个月就在总结近一年朝中变化,琢磨今年的赏赐该如何来定。

    杨锏回来时,宫里已经有了忙碌的氛围,皇甫楹每天都在翻阅百官资料。

    他从来不知道,只是赏赐一些香包、丝线,竟然如此隆重谨慎?

    皇甫楹拉着他一起看卷宗,一边给他解释:“别看御膳房的粽子三品大员家家都有,实际上不同品级粽子都是不同的,另外你换位思考,如果你是大臣,全家爱吃甜口的粽子,一个皇帝赏赐给你和所有人一样的咸味粽子,一个皇帝略略照顾你的口味,礼盒中都是甜口又精致的粽子,你偏心哪个?”

    杨锏明白:“自然是后者。上位者对下要怀柔,这是很好的怀柔机会。”

    皇甫楹点头:“是了,即便人人有份也要让收拢人心的效果最大化。。”

    杨锏翻了翻这些卷宗,道理能懂却觉得太心累了:“每个三品以上大臣你都了解他们的口味?”

    皇甫楹笑了:“这些小事当然不需要我了解,宗正府这么大,自然是要做事的。”

    杨锏不明白,既然宗正府会把这些事情做了,那她看这些官员履历做什么呢?他又为什么要再花心思去做呢?

    “做事的是他们,决定权在你,我们心中透亮了,下面才不会欺上瞒下,有问题我们也能及时发现,不然不就成了瞎子聋子只听下面摆布的傻子?”

    杨锏觉得有道理,联想自己在军中的管理,不断点头。

    “至于我看这些卷宗……”皇甫楹看向杨锏,“你知道皇家对政事没有决定权,但是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人,对这个国家的发展要起积极的引导作用。”

    “端午节礼,除了人人有份的赏赐,还有对单独官员额外的赏赐,这些赏赐,是我作为皇帝的个人偏向。”

    杨锏脑中灵光一闪,突然懂了。

    “上行下效,皇帝的偏好影响官员的努力方向,所以你查阅卷宗,寻找你想鼓励的人和事并赏赐之,以便鼓励未来更多的人去效仿。”

    皇甫楹赞许地点头:“你都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杨锏不仅明白了还看到了皇甫楹这个举动的局限之处:“但皇家无实权,这个影响力在百官中可能还不如内阁各官员……”

    “是,所以我挑选的人或者事要恰到好处。”

    杨锏理解了皇甫楹的用意,她想要用自己有限的影响力,让这个国家某一点或者某一处变得更好。

    可能效果不大,但是身为皇帝,有责任去做。